稳增长实锤政策出台 市场大涨回应
6月10日,中办、国办文件明确允许部分重大项目使用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撬动投资,并积极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配套融资支持。
今日,市场以大涨回应多部门合力稳增长:上证综指上涨2.58%,沪深300上涨3.01%,深证成指上涨3.74%,创业板指上涨3.91%,基建相关板块提振明显。
此前受经济数据阶段性回落、外部贸易摩擦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回落,对下半年政策环境是否友好,存在诸多疑虑。
此次举动再度释放稳增长信号。将缓冲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
受专项债政策提振,周期类行业可能存在阶段性机会,但如果市场风险偏好受此持续提振,优质成长股弹性更强。
撬动万亿基建投资
3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
文件《关于做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及项目配套融资工作的通知》中明确,允许部分重大项目使用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加强财政、货币、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有望撬动社会资本,为重大在建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为了控制投资规模和风险,我国对投资项目采取了资本金制度:除债务性资金外,必须有一定比例的资本金方可得到批准。资本金属于权益类资金,不能是债务性资金。项目资本金一般由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或项目承建单位(包括下级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自有资金提供。
此前,专项债支持基建融资时面临较大约束:
发行专项债的项目,资本金必须来源于财政资金。专项债是债务性资金,不得作为项目资本金。
而本次文件为政府性债务打开了“正门”:
文件明确规定了专项债可做资本金的项目类型,也就意味着一些重大项目可以将专项债这种债务性资金作为资本金,从而有利于推进项目启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
对于专项债券支持、符合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具有较大示范带动效应的重大项目(比如国家重点支持的铁路、国家高速公路),在评估项目收益偿还专项债本息后专项收入具备融资条件的,允许将部分专项债券作为一定比例的项目资本金,但不得超越项目收益实际水平过度融资。
另一方面堵上“偏门”:
不得作为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的资金来源,不得通过设立壳公司、多级子公司等中间环节注资,避免层层放大杠杆。
预期本次专项债“松绑”,将撬动0.4-1.0万亿基建投资
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约2000-4000亿元。假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约50%符合《通知》中规定的“重大项目”,也就是约1000-2000亿的专项债资金可以作为项目资本金,按照当前基建项目20%-25%的资本金要求,将至少撬动0.4-1.0万亿的基建投资。
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
今年以来,我国基础设施投资较去年有明显回升,但整体仍然偏弱。根据全国人大的规划,今年专项债将在9月份前基本发行完毕,因此,在新政策带动下,今年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
政策工具箱充足
全年经济增速大概率完成6.0%-6.5%的目标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经济虽有下行压力,但中国具有稳定增长的储备政策:
稳消费政策:上半年有所保留,下半年刺激汽车、家电等消费的细则或将陆续推出,以提振内需;
减税降费政策:贯穿全年,如降低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以及削减行政事业性收费,直接让利于企业以激发经济活力。
此外,近期除了专项债松绑, 6月10日,央行对锦州银行等中小银行提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CRMW),以支持中小银行发行同业存单,呵护中小银行流动性合理充裕,有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也体现央行通过结构性政策应对流动性压力的态度。
逆周期调控政策灵活调用下,预期全年GDP增速大概率可以实现6.0%-6.5%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