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随笔:市场筑底的策略思考
过去两周市场快速下跌,无论是沪深300还是创业板指数都创出了新低,自高点回调超过了20%,形成了所谓的“技术性熊市”。
作为专业投资机构,市场跌了是不应该更悲观的。在这个筑底过程中,要考虑的是该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才能率先走出净值低谷?
在制定策略之前,我们还是要先评估下风险,虽然指数短期下跌了很多,20%左右,和历史上大的跌幅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分别从国内和海外宏观基本面来看:海外冲突的连锁反应在不断演化,市场也有更糟糕的预期;国内疫情反复是最严重的一次,部分区域也已经出现经济停摆的现象。可以说宏观基本面仅略好于20年疫情突然爆发时期。
指数方面,以经济关联度最高的沪深300为例,这次最低点是3942,相比20年最低的3503超出10%多一点,算上这两年的经济增幅,这多出来的10%也算合理。
总的宏观情况,国内宏观比当时好一点,海外宏观比当时差一些,两者合起来,宏观基本面也很难比当时更差了。
再看估值,总体估值处在较低的区域,很多都是处于历史最低。比如当下银行到了历史最低PB,保险PEV都低于1,PB也到了1,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唯一估值有点高的是一些景气的赛道股,但PEG也已经降下来了,如果看到明年很多都已经到了合理位置。
所以对于市场风险,我们大致的判断是,向下风险不大,至少很多股票跌不到哪里去。而在这个位置去选股持股的空间明显大了,长期的信心也会比较强。
对于未来市场走向,我有以下看法:
由于宏观环境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市场震荡的可能性更大,这种市场下更需要重视研究,自下而上选股的优势会更大。
主要关注两条战线,一条着眼长期的作为主战场,像医药、军工、半导体、可选消费这些长期空间大的行业,去年以来已经调整很多了,估值也慢慢回落到合理区间。
大概算了一下,医药里面很多好的公司PEG已经到1了,最好的那些可能还有2左右;军工也类似,有些PEG也接近1了,而有些PEG还相对高一些;而半导体、可选消费的估值区间就更大一些,PEG合理的股票也不少了。
相比前两年,这些成长性行业选股变得越来越容易,后面要做的就是选择长期成长性更确定,估值性价比更高的公司。
现在这个时期有点像15年股灾以后,所有公司都跌下来了,但是经过16、17年两年的休整,后来很多公司涨了五倍十倍。虽然短期看大家都差不多,但是不是选到好的公司并持有,在未来几年的涨幅则是天壤之别。
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泥沙俱下、信心不足的时期,坚守自己价值的底线,好标的价格合适了就果断出手,即使短期不赚钱,但要赚一手好股票。
另一条战线则是着眼中期的游击战,市场跌了这么多,大把公司股价都在很低的位置,低位对于正面驱动因素是非常敏感的。虽然当前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大,但都是向上、向下的因素交织的。
比如海外冲突,虽然对通胀、经济压力都很大,但资源品、农产品以及相关产业链反而是利好;虽然疫情导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但稳增长的力度是不是就要更大了呢?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股市尤其是,根据股票所处不同位置,相同事情反应可能截然相反。
特别对于今年接下来的日子,这些中期的驱动或许是相对确定的赚钱机会,将会是长期主战场的重要补充。但是市场整体震荡,要做到见好就收不能期待市场会给予过高溢价。
现在能看到的中期驱动因素,比如资源品资本开支类的,价格这么高必然带动一定幅度的资本开支,资本开支增速可能会有个拐头;还有互联网、游戏这些前期政策压力大的,压力可能阶段性缓解,估值是不是要修复下了呢?
这些中期驱动相比那些长期成长性驱动因素确定性会低一些,但由于股价前面反应充分,犯错成本比较低,通过不断研究不断参与,也可能实现积小胜为大胜的效果。
最后,虽然市场这个阶段比较低迷,短期看机会不多,却给勤奋的投资者更好的机会。结合长线布局和中期操作,我对未来获取超额的空间是越来越有信心了。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本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