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投资2024年度策略——强矛硬盾,攻守兼顾
本期作者
本文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2024年度策略全文;
第二部分:精选投资热点问答。
投资策略全文
摘要:
尽管短期来看,中国正在经历后疫情时代资产负债表修复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阵痛期,但长期视角下资本市场并不缺乏投资机会。近5年来随着国内产业升级扎实推进,工业底层技术持续突破,国内高端制造业加速突破海外市场,使得微观行业在总量增长平淡的环境下仍然获得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
回归当下,2023年以来国内经济面临地产下行、地方财力受限等诸多困境,市场主体信心不足,叠加中美利差走阔带来的估值压力,A股市场总体表现不佳,但转机正在来临:国内方面,预计中央财政加杠杆将成为2024年破局的关键。今年10月份以来万亿特别国债、地方化债、新一轮房企救助相继落地,财政发力成为明年的看点。目前我国中央财政仍有较大的潜在杠杆空间,有望为社会和市场主体注入更强的支撑和信心。海外来看,预计美元虹吸效应接近尾声,届时中美经济差和利差都有望逐步收敛。2023年以来美国财政赤字超预期扩张,延缓了加息对美国经济的抑制效应,但高赤字的副作用是透支了美债信用、加剧了美债供需失衡,财政再融资难度加大,预计2024年美国财政将不可避免的走向收敛,届时中美财政脉冲将走向收敛,经济差和利差也将收敛。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均值回归将是2024年A股的关键驱动。一方面,盈利开启修复,将支撑企业实际价值。2023年3季度上市公司利润同比增速已经由负转正,随着逆周期政策发力,需求端改善力度强化,存量优势企业的业绩有望逐季改善。另一方面,当前A股估值风险已经充分释放,随着海外美元虹吸效应临近尾声,中美利差收敛将推动资产定价均值回归,国内优势资产已经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投资策略上,重点关注“强矛”、“硬盾”两大方向。长期视角下,技术突破和市场突破的成长性行业将是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内科技龙头对标海外同行仍有较大成长空间,是投资组合中“最强的矛”,我们将持续挖掘医药、科技领域优质公司。中期视角下,最大的看点在于均值回归。过去3年的市场调整中,A股有定价能力的核心资产普遍消化了估值,盈利也早已见底,潜在回报空间较大,这是投资组合中“最强的盾”,包括服务型消费、传媒互联网等行业。
目录
一、产业升级是经济结构持续的亮点
1、中国中高端制造业近几年加速突破海外市场
2、工业底层技术持续升级
二、中央财政扩张是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撑
1、国内经济周期触底,但市场主体缺乏信心
2、中央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三、美国财政
1、2020~2023年美国财政持续扩张,微观主体持续活跃
2、预计美国财政将不可避免的走向
3、高利率和财政收敛共同推动经济回归潜在增速,长端利率中枢率先回归
四、均值回归是A股的关键驱动
1、微观主体盈利逐步回升,支撑企业实际价值
2、宏观利差回升推动资产定价均值回归
五、强矛硬盾,攻守兼顾
1、偏长期确定方向——技术突破
2、偏中期确定方向——均值回归
一、产业升级是经济结构持续的亮点
1、中国中高端制造业近几年加速突破海外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中高端制造业升级速度持续加快是近几年来中国经济最显著的亮点。2015年-2020年,中国中高端制造业出口增速年化仅有6.58%,但2021-2022年化增速大幅提升至13%。中国产业升级能够持续快速推进,背后是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变迁。2010-2017年,我国经济以地产、基建投资为主要驱动;2018年以来,随着逆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问题逐渐暴露,叠加负债驱动模式的副作用逐渐显现,倒逼国内加快支持中高端制造业发展。
近3年中高端制造业出口重拾快速增长
来源:TradeMap,民生证券
近3年电力设备、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出口份额加速攀升
来源:TradeMap,民生证券
2023年中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
来源:Wind
新能源的全球份额一枝独秀
来源:SNE,Wind
远期医药、航天设备等潜在空间很大
来源:民生证券
随着国内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技术突破将是未来长期更加需要重视的投资领域。底层技术的突破驱动国内产业链竞争力上升,重构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优势,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向外扩张的投资机会。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优势和人才红利,能够持续转化为科技产业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助力我国科技产业持续突破。
创新药在研管线数达到全球第二
来源:国泰君安,截至2023.11.3
高端制程芯片国产替代突破新高度
来源:SNE,Wind
国产操作系统从技术突破到生态繁荣
来源:民生证券
昇腾突破国产AI算力瓶颈
来源:民生证券
光伏技术快速迭代,能量转化效率持续创新高
来源:东方证券,公开资料
伺服国产替代率持续提升
二、中央财政扩张是国内经济的重要支撑
从库存周期视角来看,经济周期基本触底。从2022年5月算起,截至2023年7月本轮去库存时长已经超过历史均值13.7个月。随着库存回落至0附近、PPI跌入负区间,2023年3季度工业企业已经开始小幅补库存,从经济自发的周期规律来看进一步下行的空间极为有限。
因此,要化解国内资产负债表收缩的风险,促进居民消费、企业投资,需要更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来提振信心、促进需求释放,预计下一阶段中央政府加杠杆是未来破局的关键。
企业:中美库存周期均在低位,有补库存需求,但动能弱
来源:Wind,截至2023.10
国内消费信心:仍在底部徘徊
来源:Wind,截至2023.10
出口:触底但缺乏向上弹性
来源:Wind,截至2023.10
地产销售、拿地低迷,地方财政缺乏空间
来源:Wind,截至2023.10
2、中央持续释放积极信号
(1)新一轮逆周期政策启动
总量方面,10月份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释放出中央财政积极转向信号。年中调整预算赤字率的情况从历史上看并不多见,仅有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连续三年于年中增发国债并调整预算。此外,疫情前我国官方赤字率从未突破3%。10月份中央增发1万亿特别国债,并且将赤字率扩增至3.8%,合理推断3%的赤字率门槛约束力已经不再重要,未来中央财政将更加积极发力。
地方化债也在加快落地。2023年9月底以来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密集发行,9月底以来地方特殊再融资债券密集发行,截至2023年11月26日各省已累计发行近1.37万亿。
新一轮房企救助也在进行中,保护供应主体,积极防范和化解地产流动性风险。今年以来房企融资状况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前10个月房企开发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3.8%,降幅创年内新高。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在各融资渠道的合理需求;多家媒体报道金融机构座谈会上提出了“三个不低于”:(1)各家银行自身房地产贷款增速不低于行业平均;(2)对非国有房企对公贷款增速不低于本行房地产增速;(3)对非国有房企个人按揭增速不低于本行按揭增速,并且可能有50家国有和民营房企会被列入“白名单”,将获得信贷、股权、债券等多种融资渠道的支持。总体而言近期政策持续释放积极信号,政策下一步如何发力还有待观察。
对比国内各个经济部门来看,我国中央政府杠杆率最低。截至2023年3季度,中国居民、非金融企业、地方政府、中央政府杠杆率分别为63.8%、169%、31.2%、22.6%(数据来源: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其中,居民部门杠杆率对比日、美经济泡沫高点时期(日本上世纪90年代最高70%、美国金融危机时98%)不算高,但目前最大的制约在于经济预期和收入信心低迷导致居民加杠杆意愿不足。地方政府杠杆若将隐性债务考虑在内,杠杆率大致能够达到75%~90%(截至2022年底,参考华泰、国金证券测算)。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中央财政有较大的加杠杆空间。对比欧美国家来看,我国的财政政策整体是偏谨慎的。参考IMF口径的赤字率,近30年海外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赤字率常年在3%以上,当经济遭遇外部冲击时(如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新冠疫情),各国赤字率还会进一步扩张,因此3%并非债务安全的硬约束。2019年之前中国财政赤字率常年3%以下,2020-2023年中国的官方赤字率平均值提升至3.35%,但与全球主要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比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对比各国中央政府杠杆率,截至2022年中国中央政府杠杆率仅21.4%,而日本、美国、英国分别高达214.3%、115.6%、100.8%,在国际上同样处于偏低水平。
在地方政府财力受限、而居民企业加杠杆空间不足的背景下,预计2024年中央政府将继续发力以保障总需求,为社会和主体注入更强的支撑和信心。
国内比较:中央政府杠杆率最低,空间充足
来源:Wind
预算赤字主动突破
来源:Wind,截至2023.10
国际比较:中国中央政府杠杆率偏低,具备较大提升空间
来源:国金证券,IMF,Wind
疫情以来中国财政赤字率与主要国家相比偏低
来源:Wind,IMF,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狭义赤字率)
三、美国财政收敛是美国经济的长期约束
美国近3年赤字率高企
来源:FRED,CMO,图中正数为赤字,负数为盈余
2023年宽财政部分抵消了货币紧缩效应,支撑了经济韧性
来源:Wind,截至2023Q3
居民端:2020~2021年疫情期间发钱,2023年减税
来源:Wind
企业端:拜登三部法案补贴,制造业建筑支出大幅增长
来源:Wind,截至2023.10
2、预计美国财政将不可避免的走向收敛
持续高赤字造成美债膨胀,透支美债信用,市场对美国财政纪律缺失的担忧正在加剧,将使得财政再融资阻力大幅提升。国际评级机构标普(美资)、惠誉(欧资)已经相继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2023.11穆迪(美资)也将美国信用评级展望调整至“负面”。
美债供需失衡问题正在加剧。供给端,美国国债规模从2019年底的22.7万亿美元扩大到最新的33.7万亿,4年间快速增长11万亿,而2023年3季度美国名义GDP季调折年数仅27.6万亿美元。需求端,海外投资者作为美债最大的配置力量,近两年来整体对美债净减持,仅欧美系国家仍在增持美债。2023年下半年以来美国长端国债拍卖情况不佳,30年期国债的一级交易商承接比例从6月份的8.5%上升至11月25%以上。
此外,美联储与财政配合机制受阻,进一步掣肘美国财政空间。目前美联储仍在缩表进程中,正常情况下预计将持续至2025年,在通胀仍未回落至合意水平的环境下,美联储难以重启量化宽松来承接美债,否则将面临更高的利率压力。
美国政府杠杆率持续上升,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
来源:Wind,FRED
非欧美系海外投资者减持美债
美债外部需求走弱,美国一级交易商承接比例上升
来源:国金证券,截至2023.11
预计美国未来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财政收敛。2023财年美国赤字规模1.695万亿美元,参考美国官方预测,CBO预计2024年财政赤字将下滑1880亿美元至1.5万亿;OMB预测2024年财政赤字将增加1510亿元至1.85万亿,但其中利息(7890亿)和国防支出(9090亿)比2023年合计多增1869亿元。无论哪种预测,均指向2024年用于居民和企业部门的财政赤字将趋于收缩。(注:CBO为国会预算办公室,OMB为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
2024年利息和国防开支将大幅增长,用于居民和企业的赤字将被动收缩
来源:财政部,CBO,OMB,单位:十亿美元
历史规律来看,当美国加息周期临近尾声,长端利率往往率先回落。近期随着美国经济预期再度走弱,12月FOMC会议超预期释放鸽派信号(利率预期点阵图隐含2024年降息75BPs,比9月点阵图增加25BPs),10年期国债利率快速回落至4.0%附近。短端国债利率与政策利率相关度更高,目前2年期美债利率仍然在4.7%高位,预计在经济压力显性化时会更快的下行,这个时点可能在2024年年中。
高利率下经济压力开始显现
来源:Wind
美国财政脉冲趋弱,对经济的支撑力度趋于走弱
来源:Wind,截至2023Q3,财政脉冲=联邦财政赤字(盈余)TTM/名义GDPTTM
高利率下经济的高增速不可持续
来源:Wind,截至2023.11
长端利率往往在加息尾声率先见顶回落
来源:Wind,截至2023.11
四、均值回归是A股的关键驱动
A股微观主体盈利已经开始回升,部分头部企业报表已经有所改善。2023年3季度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万得全A非金融两油单季净利润同比也结束了为期5个季度的负增长,重新回升至2.1%,部分库存去化较充分的行业开启了阶段性的补库存。从盈利能力上看,2023Q3销售净利率已经开始跟随PPI回升。随着逆周期政策发力,需求端改善力度强化,存量优势企业的业绩有望逐季改善。
2023Q3企业盈利增速回正,确认盈利拐点
来源:Wind,截至2023Q3
PPI回暖带动净利率改善,企业盈利有望逐季修复
来源:Wind,截至2023Q3
历史上看,A股的指数往往与盈利增速底部相对应,三季度A股盈利拐点已经确认,预计今年的10月份就是市场底部,盈利稳健、但估值超跌的优势公司已经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A股盈利逐步回升,市场底更坚实
来源:Wind,截至2023Q3
经济预期和中美利差共同影响A股定价。2016年之前,经济预期是A股市场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以10年期国债利率走势表征经济预期,从过去20年的经验来看,沪深300与10年期国债利率(表征经济预期)大致同向,指数低点与国债利率低点存在一一对应关系。2016年之后,指数的走势与中美利差的相关性更强。这种相关性变迁的原因在于,2016年之后外资加速流入中国,境外机构和个人持股市值从2016年的6500亿快速扩张至3万亿以上,外资力量的壮大使得资本流动对A股的影响越发显著。
目前A股估值风险已经释放得较为充分。从本轮周期来看,10年期中债到期收益率在2023年8月底就已经见底,11月以来随着10年期美债利率回落至4.2%附近,中美利差也小幅收窄,预示悲观的经济预期和资本流动判断很难进一步恶化。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也已经跌至极低水平(其中,万得全A、万得全A非金融石油石化最近10年的PB分位数已经回落至3.7%、9.8%),我们判断市场风险已经释放得较为充分。
沪深300指数与10年期国债利率大致同向
来源:Wind
2016年后,沪深300指数与中美国债利差相关度大幅提升
来源:Wind
预计2024年中美财政脉冲收敛,经济差也将收敛
来源:Wind,中金公司。财政脉冲为赤字规模/名义GDP并将数值标准化。
预计中美利差趋于收窄
来源:Wind
五、强矛硬盾,攻守兼顾
中国科技龙头对标海外有较大成长空间
来源:Wind,截至2022.12.31,单位:亿元,均按当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
2、偏中期确定方向——均值回归
经过3年的调整,A股有定价能力的硬资产普遍消化了估值。尽管2024年依旧有经济上的波动和政治上的拉扯,但均值回归的确定性相对较高。我们优选供给层面优秀的标的,一方面议价能力最强,盈利也早已见底回升;另一方面估值充分消化,再压缩的空间十分有限。一旦均值回归开启,这类资产的回报率相对比较可观。这类资产我们归类为最强的盾,主要在服务型消费、传媒互联网等领域。
核心资产估值泡沫充分消化,有望启动均值回归
来源:Wind,截至2023.11.29,注:300非周指数以沪深300指数样本股为样本空间,剔除金融地产及少量周期标的
市场热点问答
Q&A
历史来看,市场从熊转牛曾经有过哪些催化因素?
观点:市场经历熊转牛需要满足政策转向和情绪经历绝望两方面条件,目前已经处于熊转牛的后半段。
一般而言,市场由熊转牛需要满足两方面条件。一是,宏观政策的彻底转向,目前市场已经具备了这点基础。二是,市场要经历绝望,这点基础正在得到夯实。当前国内政策已经转向了,企业盈利也看到了改善迹象,但市场的结构还相对不佳,这意味着市场目前正在经历绝望的过程。当情绪端的绝望阶段度过了之后,市场将向更“顺”的方向走,也就是对利空信息的反应更加钝化,大家对于企业真实价值的关注度会增加,当前部分投资者一味看空、炒作小盘股、垃圾股的情况会得到改善。
Q&A
如何看待北向资金的大幅净流出?如何看待港股明年的风险收益比?
观点:北向资金的流出与地产风险的释放有关,港股也受外资流出的影响处于极度压缩的状态。从中期的角度来看,中美利差的回归会使得外资的流出逐渐放缓,相应的港股弹性也可能会比较大。
北向资金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交易型资金,二是长期配置型资金。从历史上看,国内地产行业释放风险的时候,外资对于A股的投资回报率的预期更弱,会选择将资金投向其他国家,这将带来长期配置型资金在A股的头寸减少,这些资金在减少头寸的时候可能并不会考虑A股估值。这一点在今年核心资产、蓝筹股的市场表现上已经体现的比较充分了。
虽然四季度以来我们还能看到外资的流出,但是外资流出的影响在钝化。我们认为外资的流出是存在极限的,从中期的角度来看,中美利差已经在慢慢回归了,交易型外资的流出会逐渐放缓,随着明年利差继续回归,预计外资的流出将变得更少和更慢。
港股目前处于一个极度压缩的状态,主要原因可能还是外资头寸的减少。但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港股资产是存在价值的,目前港股是处于一个低估的水平。随着后续中美利差的收敛,港股资产价格也会逐渐回归,港股弹性可能会比较大。
Q&A
假如明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对投资有什么影响?
观点:从两国比较来看,美国衰退对于A股、港股会相对友好一些,预计中美两国股市之间的差距会缩小一些,A股会好一些,美股会相对弱一些。
美国经济明年会出现衰退的确定性还是相对较高的,目前市场的分歧在于美国经济是硬着陆还是软着陆,主流观点可能更加倾向于软着陆,也就是一种有序的衰退。对于美股而言,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是偏利空的,而对于A股而言是偏利好的,因为中美之间是存在着竞争关系的。中国技术突破将带来全球份额增加,所以别人的竞争力下来一点,对于中国而言就友好一点。美国经济的下行意味着中国的竞争对手变弱了,在全球资产配置上对于A股、港股而言更友好一点。中美权益类资产的差距主要是估值方面的。美股中存在很多优秀公司,但是这些公司的估值太贵了,相比之下中国核心资产现在是十分便宜的,A股中优秀的公司有比较好的投资价值。预计明年中美股市之间的差距要回归一些,A股要好一些,美国要弱
Q&A
市场见底,除了估值还能参考哪些指标?
观点:估值带来的是投资心理底线,估值处于低位会让对于优秀资产的投资更加“踏实”。我们还可以通过技术指标来判断市场是否见底,例如偏离度等。
估值是一种重要的基本面研究指标,市场是否见底还可以通过技术指标来进行判断,比如偏离度等。对于投资者而言,估值指标提供的是心理底线,也就是说当资产估值创新低时,投资者需要考虑的是站在自身角度看资产是否值得这个估值。如果认为资产值得以当前估值买入,就无须恐慌。举例看,一家优秀公司原来的估值是50倍,现在跌到了10倍。如果10倍估值都认为不值得买入,那只能说这个资产可能不是优质资产;如果10倍估值被认为符合价值,但投资者不敢买入,可能意味着市场正在经历恐慌。
某种程度上,很多投资者选择一种被称为"躺平"的策略,选择购买收益率为2%-3%的理财产品。但优秀的权益类资产一年的ROE在20%,但估值却不到10倍,那为什么不进行一些配置呢?只能说是恐慌情绪在作祟。买入上面说的权益类资产后,假设资产价格不发生变化,每年的ROE也有20%左右。投资者可能会担心估值压缩导致资产价格下降,但目前看估值压缩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从这个角度看,估值处于低位带来的是心理上的投资底线。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本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