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底部的意义
今年以来的市场已经将大部分人的耐心消磨殆尽,几乎打破了所有人的信仰。一买就跌、一卖就涨成了大多数权益投资的常态。专业机构投资者更是热衷于研究政策底、市场底、社融底、估值底等等,底部对于权益投资有什么意义呢?
历史5次底部到底部之间,收益仍可观
底部买入并不简单是一句话术,除了增大投资胜率,还有利于让大家更从容,减少持有过程中的煎熬,即使不幸在下一个底部卖出,大概率还是赚钱的。
下图中,2008年以来,在5次大底中,无论是沪深300还是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即使卖在下次的底部,年化收益也依然为正。
数据来源:Wind,2004.12.31-2023.9.13
估值够低+风险溢价够高,有利于大大提高投资的胜率
投资中,更明智的做法是“低买高卖”。但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却是相反的,经常是“高买低卖”,自然收益不佳。投资中要做到买在低点不仅仅是说说而已,更需要的是相信并执行,在低位积攒筹码、拿住筹码。
但精准判断底部很难,底部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很难精准买在最低点,吃完“鱼头”到“鱼尾”的完整收益。底部的核心意义是买的便宜,有足够的安全边际。
从指数的历史估值和风险溢价水平来看,随着沪深300估值的降低和风险溢价水平的提高,买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并持有一段时间,持有时间越长,获得正收益的概率也逐步提高。胜率高的投资需要同时满足:估值够低+风险溢价够高,同时持有的时间够长。
历史数据看:
当沪深300指数市盈率在15倍以下时,持有3年正收益概率为91%;
当沪深300风险溢价>5%时,持有3年正收益概率为99%。
截至2023.09.15,沪深300上市以来估值为11.59倍,风险溢价为6.00%,市场已然处于以上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模糊的底部。
一个简单且可执行的低位投资思路
很多人都说道理我都懂,但是前期的还套着怎么办。首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管理人,复盘基金以往的业绩表现和基金经理投资决策,并与同类型基金进行比较,如果基金表现远不及预期,就要分析究竟是大盘调整带来的普跌,还是基金重仓行业或风格不适应当下市场?还是基金经理自身的操作问题?基金的收益风险特征是不是还符合自己的投资目标?
这其中,如果是基金自身操作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投资者格外当心,充分判断基金当下情况进一步做出继续持有、调仓换基还是加仓的决定。
投资者如果一次将所有可投资的钱投入市场,当风险来临,市场再次下跌时,除了被动躺平没有任何还手之力。这里不妨尝试一个简单可执行的金字塔形投资方法,初始进场的资金量比较小,基金下跌过程中,不断用更大比例的资金追加买入,通过分批次加仓,摊薄成本。
以下图为例,开始投入20%的资金,如果基金净值降低,再投入30%,逐步加仓,最后在低位完成布局。当然还有金字塔型卖出法,当净值上涨的时,那为了避免后期收益回吐,就可以通过分批减仓锁定收益。
可以大致回测以下这个策略:
当沪深300近五年PE(TTM)分位数小于等于50%时,买入沪深300指数或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随着估值分位数下降时逐步加仓直至到满仓;当沪深300估值分位数大于50%时卖出指数,随着估值分位数上升时,逐步减仓至空仓。
2010年以来,一次买入沪深300和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并持有,最终获得收益分别为5.30%、124.69%,而假如执行以上的金字塔加减仓法,获得收益分别为126.20%、194.16%,分别高出120.90%、69.47%的收益。
数据来源:Wind,2009.12.31-2023.8.31,月度数据。假设每月月初调仓,按月底收盘价计算总金额,如2018.5.31近5年PE(TTM)分位数为48.93,2018.06.01投入总金额的20%。
风险提示
本报告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本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